红网永州教育6月27日讯(通讯员:宋燕、李文华)陈霞,女,汉族、本科学历,新田县新圩中心小学教师。大学毕业后,陈老师为了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求学阶段,陈老师的内心埋下了一颗当教师的种子,终于在2018年参加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投入到热衷的教育事业上。
参加工作以来,陈老师爱岗敬业、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六个春秋。她六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她师德高尚,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赢得了学校师生、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就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尤其是教育新人的过程更如同诗歌创作一样,期间充满着艰难困苦的探索,同时也极富浪漫传奇的色彩。”陈老师常说“做教师于我,是有缘也似有约。”
满腔热情撒教育一颗爱心献学生
在陈老师的眼里,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念。她始终认为,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记得那年陈老师喜迎二胎,可孕期身体突发状况,被医生要求住院治疗。而陈老师的搭档这时也突然被安排参加高考考务工作,学校师资本就紧张,使得班里孩子的管理和日常教学一下子没了着落,又正值期末冲刺阶段,怎么办?陈老师不放心班里的那群孩子,强行要求出院,回到工作岗位上。就这样,整整一个星期几乎是都是她一个人扛起了一个班。那周的日子是苦的,可苦中有乐,乐来自同学们言语中的关心和眼神里的崇拜。见陈老师嗓子沙哑,发音困难,同学们表情凝重,为活跃气氛,陈老师端起水杯打趣说:“古人歃血为盟,今天,让我们共同举杯,立志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同学们齐刷刷起立,站的笔直,眼睛里闪烁的是坚定的目光。
当时陈老师除了要关爱班上的41名孩子,还有另外两名特殊的孩子更需要她的关爱。那就是她送教上门的刘会和李俊,这两个孩子因身体原因无法跟着同龄孩子一起感受校园里的欢声笑语。陈老师深知送教是这两个孩子获取知识的是非常重要的途径,虽然路途偏远,也常常风雨无阻坚持按时送教。陈老师根据这两位特殊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认真备好每一次课,耐心做好教学时的每一个重复无数遍的动作。终于在陈老师的用心付出下,两个孩子变得开朗了许多,从最开始见陌生人只会低头不语,到后面会主动向陈老师问好和道别。
当然,这仅仅靠爱岗敬业还不够,教师需要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这一切,都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心中有大爱,行才有担当。在和学生的朝夕相处中,陈老师越来越懂得,爱,是学生失败时的鼓励,是学生犯错时的包容,是学生踌躇时的坚定,这种爱,是发自内心地想让学生追求美好,快乐成长。
追慕美好显诗意陶冶情操养雅趣理想的教室,应该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是一个诗意的所在。每带一个新的班级,陈老师都会带领学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提出班级目标,讨论班级公约,精心布置班级的各个角落:整齐划一的图书角,绿意盎然的植物角,精彩纷呈的展示台等,让教室里的每一面墙都能说话,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逐光而行在路上不忘初心向未来
好的教育,不仅要培根铸魂,还要启智润心。陈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年中所有的节日她最重视的是母亲节和父亲节。除了利用电教设备查阅资料进行教育以外,还多次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安排、布置每天为家里分担一件家务来体会父母的不易。许多同学在班会上说自己活动的感受时,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陈老师以对父母的感恩教育为契机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进而推广到同学、亲友,甚至是自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正是注重这种感恩情怀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了博爱,学会处处为他人多年的教育实践,使陈老师认识到劳动最能塑造人、教育人、改造人。人性中的许多闪光的品质和思想都从劳动中来,如朴实、坚韧、耐挫等等。学生还能从劳动之中得到具体的劳动体验,进而形成安排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陈老师非常推崇陶行知先生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陈老师组织的亲子活动,与家长携起手来安排学生家务劳动,教育学生为父母分担责任,体会父母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许多家长感谢陈老师,说她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教会了孩子怎样做人。
走的再远,也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老师始终不忘自己的教育初心——去温暖每一个心灵。于是,陈老师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的时刻:举办小小的生日会,精心准备小礼物;冬至到来,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准备饺子,虽人均不多,但洋溢在他们脸上的笑容足以温暖整个冬天。陈老师用心设计每一次活动课:“今天我是小导游”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了做小导游的快乐;“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孩子们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学习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活动,更是赓续红色血脉,让同学们把党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教育充满了各种变化与可能,充满了对智慧与人格的考验,也正因为如此,它激发着我们不断挑战、不断突破、不断建设,在渐进中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逐梦新时代,教育越爱越精彩,陈老师说:“我要向美而生,逐光而行,和可爱的学生一起向未来!”
作者:宋燕 李文华
编辑: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