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润物细无声丨师德标兵李春艳:用爱温暖学生的“李妈妈”
发布时间:2018-09-06 18:00:00 作者:周纯 编辑:黄群 更多阅读

  【编者按】师爱如水,润物无声;师恩难忘,师情冗长。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和关心、理解、支持教师的浓厚氛围,集中展现新时代广大教师坚守讲台的新形象新风貌,9月5日起,永州市教育局联合红网、时刻新闻,开辟“师爱润物细无声”专栏,将笔触和镜头对准部分优秀班主任、乡村教师、师德标兵、教学能手等,挖掘并讲述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生的动人故事,聆听他们对教育的思考、对未来的期许。向辛勤工作在全市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请您关注。

  相关专题师爱润物细无声 永州庆祝第34个教师节

  红网时刻记者 周纯 通讯员 杨赟 永州报道

  “教育中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里不能没有水一样。”在零陵区富家桥镇阳河完小老师李春艳心中,她所教的孩子们都是一棵棵天真的幼苗,需要她用爱心去浇灌,从事教师职业三十二年来,她用真诚滋润着偏远农村这一片稚嫩的红土地,也用一颗真挚的爱心,坚守着她热爱的农村教育事业。

  管理班级 力求完美

  李春艳是零陵区富家桥镇阳河完小的一名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十二年来,她凭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班级管理有方,所带班级班风正、纪律好、习惯好,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

  作为德育工作者,李春艳接手每个新班级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注重培养班队干部,让班干部和她共同管理班级,塑造良好班风。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她总是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使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李春艳还非常重视学生们的个别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每个学生课后的思想动态及学习状况,她经常通过电话、微信、家访等多种形式和家长取得沟通与配合,让孩子在家校通力合作的大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大胆探索 因材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李春艳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在教中研,研中改,教研相长,用心实践“新课程”标准,用心参加各种教研活动。

  在课外的时间中,李春艳经常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培养班级凝聚力,对潜能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平时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理,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教班级成绩多次在零陵区期末检测中获得一等奖。

  用爱温暖 用心教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爱孩子而爱上教育事业”。这是李春艳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工作中,李春艳始终把自己定位在慈母、朋友的角色中,学生一天的活动她无时无刻不挂在心里。

  李春艳老师在辅导学生。

  李春艳说,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她就要看看学生们有没有穿干净、穿暖和,再看看学生们有没有生病感冒的,一进寝室就要看一看学生换下的衣服洗了没,被子厚不厚。

  在李春艳的记忆中,有一件印象特别深的事情,她的班级中有一个叫小魏的学生,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有时连学杂费都交不上,而且小魏从小缺失母爱,脾气古怪,有时候有同学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大发脾气并把自己的课本撕掉。

  李春艳老师在学生家中家访。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春艳第一时间就为小魏垫付了学杂费,空闲的时候就找小魏谈心,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失偏颇,是不对的。李春艳所作的这一切,小魏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爱的感化下,他的习惯渐渐变好了,学习成绩也赶了上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日益融洽。

  由于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加上学校条件有限,李春艳既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又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她怕学生喝生水容易生病,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烧几壶开水给他们喝,在学校里,孩子们都叫李春艳为“李妈妈”。

  三十二年来,李春艳把满腔工作热情倾注到她所热爱的工作上,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多年的辛勤耕耘也迎来了丰硕的回报,得到了同行的公认,学校的领奖台上常见她的身影,多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多次被区教育局表彰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面对诸多荣誉,李春艳总是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当有一天白发悄悄爬上我的鬓间,当我不得不离开这个三尺讲台时,我能问心无愧教师这个平凡而崇高的职业。”

作者:周纯

编辑: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