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永州教育6月10日讯(通讯员:谢明珠)2015年9月,抱着回乡支教,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刚刚大学毕业的陈思华老师毅然回到家乡,扎根在了新田县的新圩中心校。“春蚕无悔吐新丝,蜡烛有爱亮如斯”,这就是她从教以来,一直信守的诺言,也是她多年来一直努力践行的誓言。不知不觉就在家乡学校任教了7年,她将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家乡,用最美好的年华播种下乡村教育振兴的希望,任教以来,她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在2020年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并荣获县级“嘉奖”。在工作中她也会累,但是当看到学生送给她的温暖的话语时,看到孩子们获得知识后那灿烂的笑脸时,苦累也就转化成了欣慰,为挚爱的这片热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再苦再累她都甘之如饴。
捧出一颗爱心,倾注满腔热情
关爱学生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美徳,只有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加之一心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的坚定决心,才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倾注满腔的热情,挥洒无悔青春,默默地无私奉献,这也是她多年来一直坚守的信念。
乡村学校,学情复杂,还有极少数的学生因自身的问题而不能来到学校上课,但让所有学生都能走进教室是她作为一名老师的本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刚刚任教满两年的陈思华老师,就主动接下学校送教上门的任务,2017年至今,陈思华老师每个星期都定期上门送教。陈老师送教的对象是来自新圩镇梧村的陈元伟和万年村的陈杰(两个都为自闭症儿童,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生人就狂躁、尖叫。)面对这样特殊的学生,她温柔而且非常耐心的跟孩子进行互动,帮助孩子进行社交和沟通活动;面对这些有心智缺陷的学生家庭,她耐心细致的与他们交流,想办法为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赠送他们学习用具,在家中张贴学习挂图,营造学习氛围。就这样一心扑在教学事业上的她,不知不觉就在学校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七年,在同龄人尽情享受生活的时候,她默默的站在讲台上,用满腔的热情诠释着青春的美好。
精心扶持新人,“徒弟”变成“师傅”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自身能够达到的高度,还需要引导身边的人,能指引他们,帮助他们共同成长。为了让新进教师尽快投入工作,学校开展了“青蓝工程——教师结对活动”。2015年,陈思华老师是新进教师,还是 “徒弟”。2021年,陈老师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师傅”。本着发扬教学传帮带,共同发展教育教学事业的理念,她在这次活动中没有推辞,因为她清楚的知道,新老师需要尽快投入工作,需要老教师的指点,这样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在结对帮扶中提高自己,认识自身的不足。作为一名有着数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在帮助新晋教师尽快投入工作中,她将自己这些年的心得体会、积累的经验教训都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年轻教师。而新教师的授课和教学能力因此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她结对的教师在教学比武中荣获“二等奖”,在班级管理中也获得了学校的认可,
荣获了“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坚信学无止境,教研锋芒初露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坚持终身学习,自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并在学习中研究,学习中探讨,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在这些年的从教生涯中,通过不断的学习,陈老师也有了不少收获,其中她所研究的课题《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转变研究》 获得了县一等奖,所写的《从小学语文习作之策,探深度学习之略》论文获得省一等奖。她还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她所写的《提高政治觉悟,锤炼年轻干部科学决策能力》在永州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征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陈老师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她坚信学无止境,他将在教育的园地继续辛勤耕耘,为培育祖国的花朵继续挥洒青春的汗水。
作者:谢明珠
编辑:蒋勇